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教育局
柳教基字〔2010〕26号
关于印发《柳州市2010年中考与普通高中
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阳和、柳东社会事务局,市属高中:
《柳州市2010年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已经自治区教育厅审定同意实施(桂教基教〔2010〕49号)。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到我局基础教育科。联系人:韦文锋,联系电话:2851554,邮箱:lzjjk2007@163.com。
附件:柳州市2010年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
柳 州 市 教 育 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主题词:中考 普通高中 招生 方案 通知
|
报 送:市政府、张虹副市长
抄 送:市人大文教卫体委、市政协教科文卫委,本局领导
抄 发:局机关各科室、二层机构,龙城教育、柳州教育网 |
|
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0年4月13日印发 |
校对:韦文锋 排版:周俊 (网络传输)
柳州市2010年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
2010年,我市共有初中毕业生41127人。为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我们在2009年中考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10〕8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柳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检查初中教学质量和普通高中录取新生;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市逐步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改革运行机制。
(二)2010年,我市继续进行初中毕业升学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坚持改变以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并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推动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发展,为我市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实行“两考合一”,即实行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合并,同时同卷进行。
——坚持中考各学科成绩及总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各科笔试成绩及总成绩划分为A+、A、B+、B、C+、C、D、E共八个等级,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合格以上的等级数和各等级的比例根据学生的考试结果,结合当地优质高中资源和普通高中录取比例的实际情况划定并及时公布,但不得以任何形式按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的原始分数。
——将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划出40%直接分配给各初中学校,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实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命题与评卷
(一)考试科目、赋分及时间安排。初中升学考试包括书面考试(总赋分660分)、体育考试(赋分30分)、毕业会考、实验操作和学科考查。所有初中升学考试试卷全部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制。
——书面考试,考试时间为6月24、25、26日3天,具体考试科目、形式、赋分、时间及要求如下表:
|
科目 |
形式 |
赋分 |
考试时间 |
说明 |
|
语文 |
闭卷笔试 |
120 |
6月24日
9:00—11:30 |
|
|
物理 |
闭卷笔试 |
100 |
6月24日
15:00—16:30 |
① 试题附部分公式;
② 不能使用计算器 |
|
数学 |
闭卷笔试 |
120 |
6月25日
9:00—11:00 |
可以使用计算器 |
|
政治
历史 |
开卷笔试 |
100 |
6月25日
15:00—17:00 |
其中政治占70分,历史占30分,可带相关课本,独立完成 |
|
英语 |
闭卷笔试 |
120 |
6月26日
9:00—11:00 |
听力30分,考试时间20分钟(9:00—9:20);笔试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
|
化学 |
闭卷笔试 |
100 |
6月26日
15:00—16:30 |
①试题附部分相对原子质量; ②不能使用计算器 |
——体育科考试,考跑、跳、投三项,每项占10分,满分按30分加入升学总分(体育考试按1科收费)。体育考试全市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统一时间进行,在5月底前全部完成(《柳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科考试办法》另文下发)。
——初中毕业会考及考查科目: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实行毕业会考制度,全市统一组织,初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分A、B、C、D四个等级,C等及以上者方能为普通高中录取(今年初三毕业生生物、地理学科的会考成绩采用当年的学科考查成绩,合格者方能为普通高中录取)。物理实验、化学实验、信息技术等实行考查制度,考查成绩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合格者方能为普通高中录取。会考及考查方案另行公布。
——中考收费按物价部门确定的标准公布执行,城镇、农村低保家庭的困难考生可以减免报考费用,由各学校统一汇总后报市、县招生考试部门。中考报名条件和办法见《招生简章》(另行下发)。
(二)命题、审题制度。分别成立以骨干教研员和优秀教师为主的命题、审题专家组,各学科命题小组应不少于3人。建立命题、审题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参与命题、审题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市教育局颁发的命题、审题资格证书,并与市教育局签订保密协议书,建立保密诚信档案。审题人员和命题人员必须分开,并在进入工作至考试结束,实行完全隔离。
(三)命题原则。命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要联系各学科实际,结合全区和我市社会发展状况,在试题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和环境教育等重要内容,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杜绝设置偏题、怪题。数学、物理科试题的平均难度值为0.65±0.03,其他学科试题的平均难度应为0.70±0.03;易、中、难题目的比例应为6:3:1。
(四)评卷。评卷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评卷教师必须是在职的相应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要注意各科评卷教师组成的广泛性,凡有学生中考的学校应尽可能抽调教师参加评卷,确保阅卷工作客观、公平和公正,特别加强对语文科及各科主观题评卷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作文阅卷要严格落实3人制度。
(五)中考质量分析。评卷结束后,要及时组织人员统计考试成绩,进行命题质量和中考质量分析,将中考质量分析作为提高命题质量和检查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逐步推进中考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